每个人在生命中某些时刻,几乎都会遭遇到改变我们自己或对世界看法的重大事件,每个人都会因此产生心理反应——这是重大压力下正常人的反应。许多人会在家人或亲友互相陪伴下,数周或数月内逐渐复原,然而也有少数人难以复原并衍生更多严重的相关问题,此时便需专业人员的帮助。
(一)术语
丧亲、居丧以及悲恸几个词交替着使用,但它们各有不同的含义,它们的意义也有所区别:
丧亲(bereavement)是因所爱的人死亡而造成的丧失。
悲恸(grief)是因丧亲而不由自主产生的情绪或行为反应。
居丧(moruning)是指自愿的行为表达和仪式,是被社会认可的对丧亲的反应,其在不同的社会和不同的宗教团体中有不同的形式或持续时间。
丧亲反应指所有由亲人离丧而引起的反应。无论这些反应是正常的还是不正常的。
正常的反应被称作悲恸,异常的反应包括异常(或病理)的悲恸和精神障碍。
(二)悲恸
悲恸为一连续的过程,但为了便于描述,其可分为3个阶段:
正常的悲恸反应
阶段I:数小时到数天
¡ 否认、怀疑
¡ “麻木”
阶段II:数周到6个月
¡ 悲哀、哭泣、阵阵的悲恸
¡ 焦虑的躯体表现
¡ 不安
¡ 睡眠差
¡ 食欲减退
¡ 内疚、埋怨他人
¡ 死者仍存在的体验
¡ 错觉或鲜明的映像
¡ 听到死者讲话的幻觉
¡ 有关死者记忆的先占观念
¡ 社会性退缩
阶段III:数周到数月
¡ 症状缓解
¡ 社会活动恢复
¡ 怀念过去的好时光
¡ (症状可能在周年忌日复发)
第一阶段可持续数小时到数天,此阶段的丧亲者有否认反应,表现为缺乏相应的情绪反应(麻木),常常还伴有非现实感,不能完全接受亲人已逝的事实。丧亲者可能无法安静,就像在寻找死去的亲人。
第二阶段常持续几周到6个月,有时可能更长。
此阶段的丧亲者可能感到极端悲哀、哭泣、孤独,心中充满了对亡亲的思念。
焦虑症状也很常见,他们显得焦灼不安、睡眠不好、缺乏食欲,有的还可出现惊恐发作。
许多丧亲者因为觉得自己为死者做得太少而深感内疚
还有的丧亲者感到愤怒(内疚感的投射),责怪医生或其他人员未能为病人提供最好的照料。
居丧者常会出现逝人存在的鲜明体验,约有10%的人出现短时的幻觉(Clayton, 1979)。
居丧者常常浸入到对逝者的回忆之中,有时是以映像闯入的形式。
许多居丧者会与原来的社交圈疏离。躯体不适症状也很常见(Pakes和Brown, 1972),孀妇与相应的对照组相比,更常就医(Stein与Susser, 1969)。
第三阶段的上述症状可逐渐缓解,日常活动也可恢复。
丧亲者逐渐接受亲人已逝的现实,并通过回忆去与其相处时的美好时光来缅怀死者。
不过,在死者的周年忌日丧亲者的症状会暂时再现。
尽管这些阶段的划分对悲恸的治疗有指导作用,但反应因人而异,不是人人共有的。
1. 异常或病理性悲恸
如果悲恸过分强烈、持续时间长、有延迟,或者是抑制或扭曲,就被认为是异常的。
(1)异常强烈的悲恸--达到抑郁性障碍的诊断标准
¡
抑郁症状是正常悲恸的常见组成部分,35%的丧亲者在一定时间内可符合抑郁性障碍的诊断标准。
大部分丧亲者在6个月内悲恸缓解,但约20%的人可持续更长时间(Jacobs, 1993)。
符合抑郁性障碍标准的人更易出现社会适应不良,更常到医院就诊或滥用酒精。
注意迟钝症状和自尊的全面丧失现象(比自责更严重),因为这些表现极少见于那些单纯的悲恸者(Clayton等,1974;Jacobs等1989)。
居丧反应强烈者可能出现自杀观念。丧亲者的自杀率通常在亲人去世后一年内增高。
(2)延长悲恸---时间超过6个月
悲恸超过6个月就是延长(或慢性)的。与正常发展过程不同的是,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症状可能持续。
对正常悲恸的恢复很难设立明确的时间限制,因此,延长悲恸完全恢复可能得花更长的时间。一项研究报告,只有小部分孀妇在丈夫去世后一年悲恸就消失了(Pakes1971)。
延长悲恸可能与抑郁性障碍有关,但也可能单独出现。
(3)延迟悲恸--第一阶段的悲恸反应在亲人去世2周后还没有出现。
延迟悲恸是指在亲人去世后2周左右丧亲者才出现第一阶段的表现,
更常见于突然、外伤性或意外的亲人亡故的丧亲者(Jacobs,1993)
(4)抑制或扭曲
抑制性悲恸指缺乏正常表现的悲恸,
而扭曲的悲恸指表现(抑郁症状除外)的异常,
这些异常或者体现在程度上,如有明显的敌意、过度活动或极端的社会退缩;
或者表现在类型上,如出现死者所患疾病的躯体症状表现等。
病人对与死者有关的场景或任何其他提示物的回避,在上述各种类型的悲恸中均很常见。
2. 病理性悲恸的原因
异常的悲恸通常更常见于以下情况:
死亡突然发生,出乎预料;
丧亲者与死者之间存在非常密切、或依赖性、或矛盾的情感联系;
幸存者生活无保障、在表达感受上存在困难或以往罹患精神疾患;
幸存者需要照料孩子而不能随意地显示自己的悲恸之情。
(三)丧亲后的死亡率
一些研究(见Stroebe与Stroebe的综述,1993)表明,在配偶或其他近亲死亡后一段时间,丧亲者的死亡率会增高,尤其在头6个月。
大多数研究报道他们心脏病的死亡率增高,其他原因包括癌症、肝硬化、自杀以及意外事故等。
这些相关性的原因尚不肯定,可能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。
有报道称,丧亲者的自杀率增高了(Bunch,1972)。
(四)悲恸的处理
悲恸是一种正常的反应,大多数人可通过家人、朋友、精神顾问以及服丧仪式等恢复过来。
某些人没有宗教信仰,服丧仪式也有限,家人可能不在身边。家庭医生对丧亲者的帮助就更为重要。精神病医生也会参与到对异常悲恸者的帮助中。
尽管丧亲者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,不过他们也会有一些个人的问题需要帮助。
例如,带着幼小孩子的年轻孀妇的很多问题,就与那些子女均已成年且能够给予支持的老妇不同,
在制定治疗计划时,不仅要考虑共同的原则,也要留意那些个人的特殊问题。
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
急性应激障碍(ASD)
创伤后应激障碍 (PTSD)
抑郁 焦虑
酒精 药物滥用
自伤 自杀
何谓创伤后应激障碍?
PTSD是对强烈创伤事件的心理反应,特别是那些会危害生活的事件,其影响是跨年龄、文化或性别的。虽然近十几年才开始常听到PTSD这个名词,但其在古希腊文明(超过两千年前)时即有其相关记载,并有许多不同的疾病名称-
在美国南北内战时称为”士兵的心脏”,第一次世界大战称为”惊吓过度”、第二次世界大战则为”战争精神官能症”,一般称之为”惊吓性精神官能症”、”铁路症候群”、”强暴创伤症候群”等都是曾用的名称。
¡
有些人在经历创伤后会发展出慢性的状况,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(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,简称PTSD);
约有5%到40%的创伤后幸存者发展出PTSD。
为何有些人发展出疾患而有些人则否?
可能由许多因素所造成:
个体创伤事件前的状态、
过去相关威胁事件的经验、
创伤事件的严重性、
创伤后的处遇等因素所共同造成。
不管发生原因为何有效的治疗仍能提高复原的机会。
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主要症状
闯入
难以随意回忆应激事件
闪回
反复的噩梦
回避
回避应激事件的相关事物
与人疏远
没有情绪体验(“麻木”)
对活动的兴趣减退
警觉性增高
持续的焦虑
易激惹
失眠注意力下降
居丧的干预
痛苦工作(Crief work)
痛苦工作概念是当前危机干预理论最为重要的基础.1942年波士顿椰子园音乐厅(cocoanut grove melody lounge)大火烧死492人,Lindemann(1944)发现那些没有经历正常悲痛过程或痛苦工作的居丧者,将发展严重的精神病理
痛苦工作包括:
为失去亲人悲痛、
从丧失亲人的不幸中体验到痛苦、
接受丧失亲人的现实
适应没有心爱人存在的生活。
鼓励人经历正常悲痛过程可预防丧亲危机所致的负性后果。
丧失亲人后的心理反应
休克期 麻木 否认
埋怨 自责 后悔 愤怒
抑郁期 情绪低落 不愿见人 什么都不想干 对什么都无兴趣 恶梦失眠
恢复期 不再做恶梦 开始适应新生活
对居丧者干预的目的---
在于帮助他们渡过正常的悲哀反应过程,
使他们能正视痛苦,
表达对死者的感情,
找到新的生活目标。
居丧干预的策略
一 支持与帮助
居丧之初多处于休克期,表现麻木.目标应放在建立关系 提供支持(大连)
鼓励表达感情 安慰关心,实际的接触与具体的邦助
安排亲友暂时接替居丧者的日常事务
二 鼓励居丧者用言语表达内心感受及对死者的回忆
邦助居丧者认识、面对、接受丧失的事实,这是成功干预的第一步。
治疗者不加评价的倾听有利于居丧者表达出各种想法。
邦助居丧者发现、接受和表达悲哀过程中的各种复杂情感是十分关键的。
人在痛苦时哭泣是一种很自然的情感表现,而不是软弱。(例:痛失爱子的父亲)
必须允许并鼓励居丧者反复地哭泣、诉说、回忆。用日记等其它方式也有利于情感的表达。
丧亲者需要交流丧亲者的体验,表达对已逝亲人的悲伤、内疚或愤怒之情以及了解正常的悲恸过程。预先告诉丧亲者其可能出现的一些不寻常体验(如死者出现以及相关的错觉、幻觉等)对其是有帮助的,否则这些体验可能使之受到惊吓。
此外还需要对其施以以下帮助:
◆帮助其接受丧亲已成事实;
◆帮助其顺利渡过上述悲恸的不同阶段;
◆帮助其适应死者已不在的生活。
在第一阶段,从否认死者已不在到接受现实这一过程中,丧亲者可能需要帮助。
瞻仰死者的遗容并丢弃死者的所属物品有助于这一转换,应鼓励他们完成这一仪式性活动,与之讨论存在的现实问题,如丧礼的安排和经费上的困难,年轻的孀妇需要人帮助她继续照料年幼的小孩,为孩子们提供支持而又不致过于抑制她自己的悲恸之情。
随时间的流逝,要鼓励丧亲者逐渐恢复与社会的接触,与其他人交流自己的丧亲体验,回忆与死者共享的快乐和成功体验,考虑死者所希望生者能进行的积极的建设性活动。
继发的丧失往往容易被忽略,尤其是继发的丧失表现为一种无形的象征性的丧失时,例如丧子的父母同时感到失去了自身的一部分,也失去了对孩子所怀的梦想和希望。
应使居丧者懂得悲哀将影响到生活的各个方面,了解这一点能使居丧有所准备。例如,一对夫妇在孩子去世后关系日益紧张,对此认识以后,会把它看作是悲哀反应的症状,而不会轻易认为彼此的感情发生了变化。
三.干预的原则及注意事项
“此时此地此人”,从居丧者的独特立场出发认识问题。
抱现实的态度,治疗者无回天之力,但我们存在的本身就是对居丧者的一种给予。
治疗者会有无能为力的感觉,但是不要使它影响治疗。
学会处理居丧者指向自己的强烈愤怒,这只不过是敌意情绪的转移。
促进居丧者以健康的方法解决悲哀。回避 借酒浇愁 暴力 自杀等是不健康的行为。(例:丧夫的妇女)
即能“共情”,能分担居丧者的痛苦与悲哀,又要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。不使居丧者滋生绝望或过份依赖。
鼓励正视困境和问题。避免不现实要求“往好处想”或淡化事情。
随时播撒希望的种子:痛苦终将减弱,生活将富于新的意义。(例:失去大儿子的母亲)。
使用标准问候语
使用类似的声音
咨询员的声调开始时就应与来访者的声调相匹配
如果来访者的声音听起来平缓而悲伤,你应该轻声说话
如果来访者的声音愤怒而响亮,你的声音应该与其接近但音调稍低于来访者
慢慢地,把你的音调调到正常水平
来访者会匹配你的音调
使用来访者的用词
尽量使用来访者的用词、用语与其交谈
来访者:“我想结束自己的生命”
咨询员:“您已经制订了结束自己生命的计划吗?”
来访者可用俚语,但不鼓励用贬义词或不恰当的词汇
倾听
好的倾听者:
用心
理解和领会思想与感情
允许口误或用词不当
允许停顿和沉默
搁置自己的需要与看法
不好的倾听者:
打断对方的谈话
随意转换主题
说教
匆忙下结论
回避问题
行为专注
好的专注:
眼神的相互接触
身体略向前倾
差的专注:
不直接面对、呆板、垂头、无精打采
避免应用的交流方法
给予建议
拒绝来访者
给予来访者评判
转换话题
无济于事的安慰
不真实的承诺
避免 给予建议
给来访者建议是件很危险的事; 避免这样做
交流目标是帮助来访者自己做决定
如果你的建议无效,你将为这一失败承担责任
如果建议有效,成功属于咨询员
不管成功与否,来访者都没有真正学会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
避免 评判来访者
避免出现如下情况:
“你不应该那么想 ”
“你不应该伤害你自己 ”
“你怎么能那么做呢?”
避免 转换话题
给人一种有意避开谈论此话题的感觉,或咨询员不舒服谈论此话题
四.支持居丧者应付悲哀反应过程
了解居丧者的人格对于了解个体的独特反应是必不可少的。
虽然痛苦,他必须面对和经历居丧过程,回避和试图绕过这一阶段是不现实的。
告诉他应激反应到底是怎么回事,帮助居丧者了解自身的悲哀过程,能减轻居丧者害怕会因此发疯的恐惧,也能帮助他们了解将要面临的问题。
五 帮助居丧者适应丧失,并逐渐投身新的生活
什么时候开始鼓励居丧者投入新的生活,取决于居丧者的个人特点、丧失的性质以及干预的进展是否顺利。但是,尽管有许多困难,必须在适当的时候迈出这一步,鼓励居丧者在新的活动、新的人际关系中找到生活的乐趣。
以上原则与方法,主要适用于正常悲哀反应的干预,各种复杂的、迁延的和其他病理性悲哀反应,有待于在这些方法的基础上,辅以更为深入的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。
•如何处理死亡,这不是一个专业人士远观他人挣扎的情况,而是我们人人都会遇到,一个无法逃避的过程.只是处理方式不同。
•人要有切肤之痛才明白很多话最好不说,很多事会越邦越忙。
•最苦恼的是碰上道行不深的辅导员,凭着辅导指南向你大篇讲道理,好意地侵犯你的悲哀.
•这一股悲哀我们有时需要特别珍藏,心爱的人去了,化成灰,变成土,我们的悲哀是一种维持他们活着的方法,这股悲哀会冲淡,会深藏,但永远不会消失.
•这股悲哀也提高我们对生的醒觉,让我们珍惜活着的时光和活着的人.
心理干预中的文化考虑
干预模式应当与当地的文化相适应
考虑因素
对于生命和死亡的信念
对于灾难性事件的文化认知和反应
祭奠仪式
与文化相适应的社会支持
不同的文化、种族,不同的祭奠仪式
葬礼也称葬仪、葬丧或丧事,是一种社会仪式,正式标志一个人的死亡,也是一种处理尸体的礼仪。世界各民族都有不同的葬礼形式。 葬礼的历史和人类文明一样古老。
按照古代的丧俗,灵柩最少要停三天以上。据说是希望死者还能复生。三天还不能复活,希望就彻底破灭了。(否认期)
实际上停柩的时间长,是由于当时丧礼繁杂,尤其是天子诸侯,需要浩大的陵墓和大量随葬品,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。
近代以后,灵柩一般都在“终七”以后入葬。按传统的说法,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,所以要举行“做七”,每逢七天一祭,“七七”四十九天才结束。事实上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。
穿孝—老人死后,儿孙为表示哀悼,直系子孙、媳妇,要每人做一孝衫、孝鞋、孝帽、直穿至谢孝日。
葬后三日为“祭坟”,
七日为“小期”,
二十一天为“三期”(也称“三七”),
三十五天为“五期”,
四十九天为“断七”。
百日、亡人生日,孝男孝女上坟祭奠。
期年为周年。
三年过了才换下孝衣。所谓守孝三年,至此了结。
现代做七比起传统的做法要简单,但很多人还在“大期”日到殡仪馆烧点纸,祭奠一下
祭奠仪式的心理意义
祭奠仪式会提供特定的时刻和空间来完成分离
仪式提供了相互支持的机会
恸哭提供了文化可以接受的表达悲伤的方式
清明节提供了与逝者定期接触的机会—
殡葬改革:三年--三个月--三天--三鞠躬?
小结
痛失亲人是人生的重大丧失。可能引起情绪、思维、行为各方面的改变,也包括人际关系和社会功能方面的改变,有时还迁延成慢性状态,给个体及其家庭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。早期的适当干预能帮助居丧者顺利渡过悲哀过程,早日适应新的生活。
鼓励人经历正常悲痛过程可预防丧亲危机所致的负性后果。
殡葬改革应适应文化背景与人们的心理需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北京殡葬 » 如何处理丧亲和居丧期的悲伤心理